loading

Loading

东明帝国

分类:未分类
字数: (615)
阅读: (0)
0

东明帝国历史与文化概览

一、政治制度

东明帝国(公元1235-1368)采用三省六部制行政体系,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h3)分掌决策、审核与执行职能。地方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每道设观察使监督民政(strong)。

1. 三公九卿

  • 太师:最高荣誉虚衔
  • 太傅:行政事务顾问
  • 太保:军事事务顾问

二、经济体系

《东明经济志》记载主要产业分布:

区域主导产业产量占比
江南道纺织业42%
关中道粮食种植35%
岭南道陶瓷制造18%

2. 货币制度

流通货币含铜钱("通宝")、铁钱及银锭,官方铸币局每年铸造量约(strong)5000万枚(数据来源:《东明钱币考》)。

三、文化教育

1. 科举制度

实行"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体系,录取比例约1:500(em)。《东明文苑》收录进士文章逾20万篇。

2. 主要学派

  • 儒学改良派(主张经世致用)
  • 法家实用派(强调制度创新)

四、军事防御

《东明兵鉴》记载常备军编制为36万,分步、马、水三军。主要防御工事包括城墙(平均高12米)、烽火台(间距30里)及马面(每城角设2-3处)。

1. 兵器发展

  • 火器:首次记载火铳(1328年)
  • 冷兵器:改进型环首刀(普及于1250年后)

五、对外交流

通过朝贡贸易与西域、东南亚保持往来,主要输出丝绸、瓷器,输入汗血马、玻璃器。重要使节有(strong)使西夏的陈诚(1276年)与出使印度的王景弘(1281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2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