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氏大祠堂
丛氏大祠堂概况
历史沿革
丛氏大祠堂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根据《丛氏族谱》记载,其初始建筑为三进院落,主体建筑包括正堂、东西厢房及祭祀广场。1950年代曾进行过局部修缮,2010年完成全面翻新工程,现保存完整。
建筑特色
祠堂采用传统砖木结构,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征如下:
- 主体结构:正堂为七开间硬山式屋顶,跨度达18米
- 装饰元素:屋檐飞翘,梁枋彩绘卷草纹样
- 功能分区:包含祖先牌位区、族老会议厅、文献陈列室
文化传承
祠堂现藏清代至民国时期族谱12部,其中《丛氏家训》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清明节、中元节均举办家族祭祖仪式,并开展家风家训讲座。
参观指南
项目 | 信息 |
---|---|
开放时间 | 08:00-17:30(周一闭馆) |
地址 | 枣庄市峄城区文化路45号 |
交通方式 | 公交3路/8路至"文化宫"站 |
研究文献
- 《明清鲁南宗祠建筑研究》王建国,齐鲁书社
- 《枣庄地方志·祠堂卷》峄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24019.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