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号不只是墙上的装饰
去年参加行业峰会时,Event Manager Blog发布的数据让我印象深刻:采用明确可持续口号的公司,其活动废弃物回收率平均高出行业标准42%。这就像我们常说的"言出必行"——当口号被挂在显眼处,执行团队自然会感受到无形的监督压力。
口号类型资源重复利用率参与者主动传...
早上九点的会议室飘着咖啡香,李总把最新方案摔在桌上:"客户说我们资源太单一!"这个场景在很多活动公司反复上演。品牌资源整合就像做菜,光有主料不够,还得会搭配辅料——但具体怎么配?咱们今天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聊聊。
一、为什么你的资源总是不够用?
朝阳区某知名活动公司去年丢了3个百万级订单,竞标书反馈清一色写着...
在苏州老城区有家开了13年的游戏工作室,主策划老张最近总爱在阳澄湖边的茶馆发呆。他们刚推的新游《江湖客栈》上线首月流水不到预期30%,投资方已经发来最后通牒。转型做开放世界?现有团队技术储备不够。转战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经验为零。这个从业二十年的老兵发现,单打独斗的时代真的过去了。
转型升级的三大拦路虎...
晚会活动主题灵感库
根据《活动策划与管理手册》统计,带特定关键词的主题能让参与者期待值提升40%。这里整理了三类常见主题模板:
时空穿梭系:复古disco之夜/赛博朋克2077/唐朝夜宴
综艺真人秀系:极限挑战现场/密室大逃脱/奔跑吧打工人
文化混搭系:国潮电竞节/武侠剧本杀/哈利波特魁地奇大赛...
上周末路过商圈时,看到某奶茶品牌和动漫IP联名的主题快闪店排起长龙。穿着cos服的工作人员正给排队顾客发联名周边,三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拍摄素材,这让我想起老同学张磊的故事——他经营的活动公司去年帮烘焙品牌策划的敦煌主题快闪,因为成功对接博物馆资源,单场活动带动品牌当月销量增长37%。
一、品牌合作模式进化论...
一、活动策划的降维打击法则
好莱坞剧组常用的三幕式结构放在活动里特别好使。去年科技展的after party就按这个来:暖场用全息投影讲故事(铺垫),产品演示做成沉浸式剧场(冲突),最后抽奖环节突然从天花板降下礼盒(高潮),现场朋友圈刷屏了整整三天。
1.1 场地选择的隐藏彩蛋
层高比面积更重要:5...
一、先搞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记得第一次帮儿童绘本馆选活动时,我激动地联系了七八家供应商。结果发现,有的专注企业年会,有的擅长快闪店,还有的专门做亲子工作坊。这时候才明白,明确需求比盲目比价更重要。
1.1 三个关键自问
这次活动要解决什么问题?(新品曝光?会员增长?品牌形象?)
我们能投入多少...
上个月活动旺季时,同行老李的公司因为成本失控,硬是把30万的婚礼布置项目做成了赔本买卖。看着他在朋友圈低价转让办公设备,我抱着保温杯在办公室转了三圈——这行当的生存法则,说到底就是看谁更会精打细算。
一、用人这件事,得学会「拆盲盒」
我们公司去年尝试把固定团队从15人压缩到8人核心成员,结果发现了个宝藏规...
一、为什么文化背景会影响游戏效果?
记得跨国公司的HR张姐跟我吐槽过,她曾用「信任背摔」游戏培养团队凝聚力。结果德国工程师认真计算了力学公式才肯倒,而印度同事觉得当众肢体接触太尴尬。这个案例让我意识到,游戏选择要考虑三个隐形开关:
沟通模式差异:高语境文化更依赖非语言暗示
权力距离感知:等级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