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元宵节前后,街巷里挂满红灯笼时,总能听见邻居王婶念叨:"现在的年轻人扎灯笼,连竹篾子都不会劈。"这句话让我想起去年社区灯笼节上,几个大学生拿着3D打印的塑料灯笼参赛,结果被评委以"缺乏传统工艺元素"为由扣分。这件事引发了我的思考——参加灯笼节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素养?
一、手里要有活儿:传统工艺的基本功
在福州三坊七巷的非遗工坊里,七十岁的林师傅正在教徒弟们制作传统宫灯。他常说:"扎灯笼就像做人,骨架要正,面皮要平。"这句话道出了灯笼制作的基本要求:
材料处理能力:懂得区分毛竹的阳面与阴面,知道哪种宣纸透光性
造型把握能力:能徒手将竹篾弯出标准圆弧,误差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