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api劫持

分类:未分类
字数: (653)
阅读: (0)
0

API劫持防范与应对指南

一、API劫持基础概念

API劫持指攻击者通过篡改或伪造API请求参数、数据包等方式,非法获取、篡改或滥用应用程序接口资源的行为。

二、常见攻击场景

1. 参数篡改攻击

  • 攻击者修改请求参数中的时间戳签名值
  • 伪造设备唯一标识(IMEI/IDFA)进行非法访问
  • 批量注入恶意参数导致服务异常

2. 数据包劫持

  • 中间人攻击截获未加密的API通信
  • 篡改JSON/XML格式的请求/响应数据
  • 伪造服务器证书进行身份欺骗

三、防御技术方案

1. 请求验证机制

验证类型 实现方式
签名校验 使用HMAC-SHA256算法生成签名
设备绑定 绑定IMEI/IDFA与用户账户
频率限制 设置每秒请求上限(建议≤50次/秒)

2. 数据加密方案

采用TLS 1.2+协议加密传输,使用AES-256-GCM算法加密敏感数据。

3. 异常检测系统

  • 实时监控请求参数异常波动(±15%偏离均值)
  • 检测重复IP高频请求(>5次/分钟)
  • 建立恶意IP黑名单(每日更新)

四、应急响应流程

  1. 立即终止可疑API接口服务
  2. 启动流量清洗(建议使用WAF设备)
  3. 生成事件报告(包含攻击特征、影响范围)
  4. 72小时内完成系统修复

参考文献

(王某某,2022)《API安全防护白皮书》

(李某某,2021)《Web服务攻防技术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