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五行做大底技巧
3D五行做底技巧实操指南
基础概念与分类
3D五行做底技术将模型基础结构分为五大核心模块,对应五行属性进行系统化构建:
五行属性定义
- 木行(网格结构):负责模型拓扑与骨骼绑定
- 火行(材质属性):控制表面光影与纹理表现
- 土行(空间布局):规划场景坐标系与碰撞检测
- 金行(动态参数):管理物理引擎与动画驱动
- 水行(数据优化):处理多边形简化与内存分配
参数设置规范
属性 | 木行参数 | 火行参数 | 土行参数 | 金行参数 | 水行参数 |
---|---|---|---|---|---|
基础网格密度 | 面数:50万-200万 | - | 分辨率:1024x1024 | - | LOD层级:4-6 |
渲染精度 | - | 阴影质量:中高 | - | - | 内存占用率:≤30% |
操作流程
- 构建木行基础网格(推荐使用Quadrilateral网格)
- 应用火行PBR材质(金属度0.2-0.8,粗糙度0.3-0.6)
- 设置土行坐标系(X轴:东,Y轴:北,Z轴:天)
- 配置金行物理参数(摩擦系数0.4-0.8,弹性系数0.1-0.3)
- 执行水行优化(自动删除面数<500的面片)
常见问题处理
- 网格穿模:增加土行坐标系偏移量(建议±0.05-0.1单位)
- 渲染卡顿:调整水行LOD层级(复杂度>3级时启用)
- 材质异常:校准火行PBR参数(金属度+粗糙度差值≤0.3)
- 物理失真:修正金行摩擦系数(地面材质取值0.5-0.7)
- 内存溢出:启用水行批量合并(合并阈值设为50万面数)
注意事项
- 木行网格建议采用三角形与四边形混合拓扑(比例3:7)
- 火行材质需匹配土行坐标系的光照方向
- 金行物理参数需与水行优化算法兼容
- 所有参数调整后需进行土行坐标系校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7660.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