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历史简介
中国明朝历史简介
一、时间范围与政权更迭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由朱元璋(明太祖)于1368年建立,首都先设南京后迁至北京。明朝共传27帝,历经16帝139年(建文朝不计)和10帝207年(南明政权)两个阶段,最终被李自成起义和清军入关双重推翻。
二、政治制度
1. 三公九卿制
- 设中书省(1380年废)
-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 都察院:监察机构
- 刑部:司法机构
2. 内阁与皇权
内阁成员 | 职能 | 与皇帝关系 |
大学士 | 草拟奏章 | 无正式官职 |
票拟 | 朱批决策 | 形成"批红"制度 |
三、经济与文化
1. 经济发展
- 白银货币化(16世纪引入美洲白银)
- 江南棉纺织业崛起
-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7次)
2. 文化成就
- 《永乐大典》(22.8万册类书)
- 《天工开物》(1637年科技著作)
-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 哲学与科技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徐光启主持翻译《几何原本》。
四、对外关系
1. 沿海贸易
- 朝贡体系(1403-1567年共接引朝贡国48国)
- 隆庆开关(1567年开放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2. 边疆治理
- 设立奴儿干都司(1689年)
- 郑和船队抵达东非(1405年)
五、灭亡原因
- 小冰期导致农业减产(17世纪)
- 张居正改革后的财政危机
- 李自成起义(1644年)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据《明史·食货志》记载,明末耕地面积较明初减少约30%,而人口增长至2.6亿(17世纪中叶)。《明实录》显示,万历后期(1572-1620年)财政赤字年均达200万两白银。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26318.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