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年瓷都发展历程
中国千年瓷都发展历程概述
一、起源与早期发展
景德镇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公元618-907年),陶玉任浮梁县令时在此设立瓷窑,史载其烧制的青瓷"质薄色润"。
1. 唐代至五代(907-960年)
- 公元805年设立"陶冶务"官营作坊
- 五代时期开始出现"瓷"字记载
二、鼎盛时期(宋元明清)
2.1 宋代(960-1279年)
受"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影青瓷成为重要贸易品。
朝代 | 代表瓷器 | 年产量 |
北宋 | 影青瓷 | 年产量约30万件 |
南宋 | 青白瓷 | 年产量达50万件 |
2.2 元代(1271-1368年)
青花瓷技术突破,青花苏麻离青成为元代标志性工艺。
2.3 明代(1368-1644年)
- 永乐官窑年烧制量达百万件
- 宣德青花"紫气东来"瓶现存故宫
2.4 清代(1644-1912年)
御窑厂设立于康熙年间,郎窑红釉创烧成功。
三、近代转型(1912年至今)
3.1 民国时期
1912年御窑厂改组为"中华瓷业公司"。
3.2 新中国成立后
年份 | 重要事件 | 产量 |
1958 | 建立国营瓷厂 | 年产量800万件 |
1986 | 列入国家重点工艺振兴项目 | 年产量3亿件 |
四、现代发展
2019年入选"世界级工业遗产",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区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
主要参考文献:《景德镇陶玉进贡录》《中国陶瓷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25943.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