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数据库
中医药数据库常见药材功效解析
一、基础认知
中医药数据库收录的药材均经过现代药理学验证,以下为部分代表性药材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关联性分析:
药材名称 | 主要活性成分 | 现代研究结论 |
黄芩 | 黄芩苷、黄芩素 | 抑制炎症因子NF-κB通路(文献:中药药理研究进展,2021) |
枸杞子 | 枸杞多糖、甜菜碱 | 调节免疫细胞CD4+/CD8+比值(文献: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 |
二、临床应用规范
- 煎煮方法:矿物类药材需先煎30分钟,芳香类后下
- 剂量范围:常规煎煮量10-15g,特殊人群需调整
- 配伍禁忌:含马兜铃酸药材禁与含钙剂联用
三、质量评价标准
数据库采用HPLC指纹图谱技术进行质量监控,关键质量指标包括:
- 有效成分含量≥标示量95%
- 农残检测值≤欧盟标准限值
- 重金属含量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规定
四、安全性研究
基于2000-2023年临床试验数据,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如下:
药材类别 | 轻微反应(发生率%) | 严重反应(发生率%) |
补益类 | 8.3 | 0.2 |
活血类 | 12.7 | 0.8 |
清热类 | 5.9 | 0.1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25760.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