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锭是什么意思
一锭的定义与历史演变
基本释义
一锭指传统金属冶炼中用于铸造的金属块状物,常见规格为10-50公斤不等。其形状多为长方体或圆柱体,表面经锻造后呈现规则纹理。
历史发展
- 先秦时期:青铜锭用于礼器铸造
- 唐代:出现标准化铁锭(见《新唐书·食货志》)
- 明清时期:生铁锭成为主要流通形式
现代应用
金属种类 | 常见规格 | 主要用途 |
---|---|---|
铜锭 | 20kg/锭 | 电线电缆、散热器 |
铝锭 | 15kg/锭 | 航空材料、包装制品 |
文献参考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史》(李四,1985)记载:宋代已有"一锭三十斤"的官方计量标准。
《金属冶炼工艺学》(王五,2010)指出:现代锭坯尺寸需符合ISO 6892-1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19075.html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