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快乐是什么》教案

分类:未分类
字数: (608)
阅读: (0)
0

快乐是什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 理解快乐的多维定义(生理、心理、社会层面)
  • 掌握3种科学提升快乐的实践方法
  • 分析《积极心理学》中关于幸福的5要素模型

教学重点

核心概念解析:

  • 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自我实现"与快乐的关联
  • 哈佛大学"幸福课"提出的幸福三要素

教学准备

文献资料 《积极心理学》塞利格曼,《快乐学》周小丹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课堂讨论题卡
时间分配 导入5分钟|理论讲解20分钟|实践演练15分钟

教学过程

1. 概念导入

播放TED演讲《幸福:如何获得更多》片段(注意:此处仅作内容参考,实际教学需替换为合规素材),引导学生思考:

  • 你记忆中最深刻的快乐时刻
  • 快乐是否具有阶段性特征

2. 理论讲解

科学定义:

快乐=积极情绪+充盈体验+意义感

实践模型:

  1. 正念冥想(每日15分钟)
  2. 感恩记录(每周3件小事)
  3. 利他行为(每月志愿服务)

3. 课堂活动

分组完成"快乐要素矩阵":

维度 生理层面 心理层面 社会层面
表现特征 多巴胺分泌↑ 压力激素↓ 社会支持感↑

教学反思

需关注:

  • 学生个体差异对快乐感知的影响
  • 长期实践行为的持续性培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1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