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分类:未分类
字数: (535)
阅读: (0)
0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掌握文言文"侍坐""方"等特殊句式
  • 理解孔子"君子九思"思想体系
  • 分析四位弟子志向异同及孔子评价逻辑
  •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视角解读古代政治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 曾皙"浴乎沂"的隐逸思想解读
  • 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治国理念
  • 侍坐场景中的礼制与对话艺术

2. 难点

如何辩证看待"礼乐治国"与"民本思想"的内在关联

三、教学过程

1. 文本细读(40分钟)

人物志向孔子评价
子路千乘之国"哂之"
冉有足民"犹不足"
公西华乐正舞干戚"吾与点也"
曾皙浴乎沂(引用原文"吾与点也")

2. 思想对比(30分钟)

  • 子路:军事扩张型
  • 冉有:经济改良型
  • 公西华:礼乐教化型
  • 曾皙:精神超越型

四、课后作业

题目要求参考文献
分析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代意义结合《论语·颜渊》《论语译注》杨伯峻
比较子路与曾皙治国理念差异引用原文不少于5处《论语注疏》朱熹

作业说明

引用文献需标注页码,观点需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五、教学评估

  • 文言实词掌握率≥85%
  • 思想分析深度(3级量表)
  • 文献引用规范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武平号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p.wpxcjwql.com/post-17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