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骗好友链接犯法吗?这事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凌晨两点半,手机屏幕的光照得我眼睛发酸。朋友突然发来条消息:"老哥,第五人格那个邀请链接能帮我点一下不?送你个月卡!"我盯着这条消息发了会儿呆——上周刚在贴吧看到有人因为"骗链接"被封号,这玩意儿到底算不算犯法啊?
一、先搞明白什么是"骗链接"
去年夏天我表弟来家里住,半夜偷摸用我手机给自己刷了二十多个第五人格邀请。第二天我发现时,这熊孩子正美滋滋地领限定皮肤呢。所谓"骗链接",说白了就是:
- 用虚假承诺诱导别人点邀请(比如谎称送限定道具)
- 盗用他人账号批量点击
- 用脚本程序模拟真人操作
最常见的是在公屏刷"点链接送紫皮卡",结果人家点完就拉黑。我认识个初中生,攒了三个月碎片想换"今夜不再",结果被这种套路骗走2000线索。
二、法律上的三条红线
去年网易法务部处理过类似案例,我跟做游戏运营的朋友撸串时聊过这事。其实关键看三点:
行为类型 | 可能涉及的法律 | 真实案例 |
盗号刷链接 | 刑法第285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 | 2021年上海某大学生被判6个月 |
诈骗式邀请 |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 | 南京警方去年行政处罚过3人 |
批量脚本操作 | 游戏用户协议第7.3款 | 网易2022年封禁1378个账号 |
最狠的是浙江有个案子,有人卖"百分百中奖"的虚假链接,两个月骗了八万多,最后按诈骗罪判了三年。不过普通玩家互相骗个皮肤卡,倒也不至于进去吃牢饭。
1.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记得有次凌晨匹配到个"免费代肝",聊着聊着让我发验证码说是要登录帮忙打排位。结果第二天号上价值2000的紫皮全没了——这种已经属于网络盗窃了,报警后还真追回来了。
三、游戏公司的"潜规则"
网易的用户协议你可能从来没仔细看过,第4.2条明确写着:"以欺诈手段获取奖励视为违约"。但实际操作中,他们更爱用这些手段:
- 首次发现:清空活动奖励
- 二次违规:封号7-30天
- 职业工作室:直接永久封禁
我认识个专门做游戏直播的,因为用粉丝群批量刷链接,大号被封了整整一年。这哥们现在看到邀请活动都绕着走,跟得了PTSD似的。
四、普通人最容易中招的套路
上周第五人格贴吧有个热帖,楼主晒出聊天记录:对方说点链接就送"真理之下"礼包,结果点完发现是钓鱼网站。这种骗术进化得比游戏版本还快:
- 伪造官网的中奖页面
- 要求输入账号密码的"验证链接"
- 捆绑木马程序的"辅助工具"
最骚的是有种新套路,会先给你发个真链接获取信任,等第二次就换成钓鱼链接。我表弟班上有个同学,这样被骗走两个限定金皮。
2. 官方其实留了后门
有次我手滑点了个可疑链接,立马给客服打电话。他们后台能查到邀请记录的IP地址和设备指纹,如果是被盗号,24小时内申诉基本都能找回。
五、那些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操作
凌晨三点半,咖啡已经续了第二杯。想起之前见过最绝的——有人把链接生成器伪装成游戏加速器,打开就自动后台刷邀请。这种技术流操作,游戏公司通常直接送律师函。
但像这些常见操作就比较微妙:
行为 | 风险等级 |
用小号给自己刷 | ★☆☆☆☆(可能被封小号) |
亲友间互相帮忙 | ★★☆☆☆(官方通常睁只眼闭只眼) |
交易平台买邀请 | ★★★★☆(高概率遇到骗子) |
去年暑假我试过用旧手机注册新号刷邀请,结果五个号全被识别为同一设备,奖励一个都没到账。后来才知道网易现在能检测主板序列号和基站定位。
窗外开始有鸟叫声了,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4:17。想起明天还要上班,最后说个真事——朋友公司去年招了个实习生,因为在第五人格里卖虚假链接被开除,毕业证都没拿到。这游戏里的法律课,有时候比大学专业课还贵。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