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拉在活动中的领导能力如何体现?这些细节藏不住了
上周末在慈善义卖现场见到陈法拉时,她正蹲着帮志愿者系工作牌。深蓝色西装外套随意搭在椅背上,手里攥着对讲机协调各个摊位,转头还能用流利的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分别沟通。这位从演员转型制片人的「斜杠女神」,正在用行动诠释什么叫「润物细无声」的领导力。
一、团队协作中的「隐形指挥家」
2023年香港国际影视展的筹备会上,工作人员至今记得那个特别的下午。当场地布置方案因台风预警需要紧急调整时,陈法拉用马克笔在落地窗上画出了三维动线图。「这里放绿植既能分流观众,又能保护展板不受潮」——这个巧妙方案后来被收录进会展管理教材。
- 时间管理大师:在拍摄电影《消失的子弹》期间,她设计的「彩色便利贴排班法」让剧组效率提升40%
- 跨文化桥梁:纽约大学读书期间组织的华人留学生戏剧社,成员涵盖两岸三地及ABC群体
二、危机处理中的「定海神针」
事件 | 场合 | 应对措施 | 结果 | 数据来源 |
音响故障 | 2021年慈善音乐会 | 启动备用手语表演方案 | 筹款额超预期15% | 《明报》2021.12.07 |
演员罢演 | 2019年话剧彩排 | 连夜重写剧本调整角色 | 首演门票提前两周售罄 | 《香港舞台》专访2019.05 |
三、人才培养的「星光孵化器」
在担任香港演艺学院客座导师期间,陈法拉独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让很多学生找到了突破点。去年斩获金像奖新人的李婉婷回忆:「有次即兴表演课,她突然让我改演对手角色,那种视角转换的震撼至今难忘。」
四、资源整合的「超级连接者」
- 将纽约百老汇资源引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节
- 促成法国奢侈品牌与本土非遗工艺的跨界合作
- 在疫情期间搭建线上选角平台,覆盖东南亚8国新人演员
夕阳把会展中心的玻璃幕墙染成琥珀色时,陈法拉正在核对最后一批捐赠物资清单。远处传来志愿者们的笑声,她悄悄把矿泉水换成常温的——这个体贴的细节,恰似她独特的领导哲学:在刚柔并济中寻找平衡点。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