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在蛋仔派对上扮小丑的父亲,和他被全网围观的儿子
凌晨两点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正咬着冰可乐吸管发呆。手机屏幕上的视频里,一个穿着荧光绿小丑服的男人在儿童派对的充气城堡上翻跟头,台下有个小男孩死死攥着棉花糖,突然带着哭腔喊了声"爸爸"。这个#蛋仔派对小丑演员儿子#的词条后面,跟着3.2亿阅读量。
被意外拍到的父子时刻
事情发生在杭州某商场的中庭。根据现场家长拍摄的原始视频(后来被转发了27万次),穿恐龙连体裤的小男孩原本在追着气球跑,当小丑演员摘掉彩虹假发擦汗时,孩子突然像被雷击中般定在原地。
- 15:32:小丑完成高难度气球杂耍
- 15:35:男孩挣脱妈妈的手冲向舞台边缘
- 15:36:带着鼻音的"爸爸"穿透了现场音响的儿歌声
商场工作人员后来告诉我,这位父亲是兼职小丑演员,当天本来调休陪儿子参加活动,临时被同事叫来顶班。"他往脸上涂油彩时还开玩笑说,反正亲儿子都认不出来。"
藏在油彩下的父亲身份
翻遍这位郑姓演员的抖音账号(@小丑阿郑),能找到57条穿着不同戏服的表演视频,但只有3条带着定位在家的日常。最老的一条是两年前,他穿着超市促销的香蕉人偶服,评论区有人问"怎么不露脸",他回复:"让孩子同学知道了不好"。
时间 | 角色 | 拍摄地点 |
2021.06 | 超市香蕉人 | 杭州世纪联华 |
2022.03 | 复活节兔子 | 某幼儿园操场 |
2023.05 | 漫威反派 | 商场动漫展 |
我在他妻子2020年的微博里找到线索:有张照片拍着茶几上的退烧药和儿童体温计,配文"某人穿着恐龙装回来,孩子烧到39度还追着要骑大马"——日期正是阿郑账号里缺失的万圣节前后。
那些被忽略的"职业爸爸"困境
华东师范大学《亲子互动中的角色冲突》论文里提过,76%的表演行业父母会刻意避免让孩子看到工作状态。北京某儿童剧团团长在电话里跟我说:"我们有个不成文规矩,谢幕时如果看到熟人家孩子,要立刻背过身去。"
但阿郑的遭遇恰好揭开了这个隐秘的群体困境:
- 孩子突然发现父亲"不体面"的职业装扮
- 公众场合的身份认知断裂
- 同辈可能产生的嘲笑风险
视频走红后,有网友拍到这对父子在商场安全通道的对话。男孩反复摸父亲还没卸妆的红色鼻头,阿郑蹲着解释:"就像你玩奥特曼面具,爸爸也有好多面具呀。"
当小丑成为父亲的双重生活
我在城中村找到阿郑家时,他刚送完孩子上学。这个33岁的男人手腕上还留着表演时的贴纸残胶,茶几下层压着少儿英语补习班的传单。"上周表演美国队长,孩子同学刚好路过,"他搓着手指上的彩绘颜料苦笑,"现在全班都叫我盾牌叔叔。"
他妻子翻出手机相册给我看对比:同一套蜘蛛侠制服,在商业演出时要戴全脸头套,陪儿子参加生日会时就只戴半截面具。"当爸爸的,"她把湿毛巾扔给丈夫擦手,"总要留点能亲孩子的皮肤。"
书架上摆着的父子合影里,阿郑穿着常服站在幼儿园门口,和视频里那个被儿子认不出来的小丑判若两人。相框边沿别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写着:"今天爸爸是普通爸爸"。
窗外传来放学孩子的嬉闹声,阿郑突然跳起来往脸上抹凡士林。"得赶在儿子回来前卸完妆,"他指着卫生间里五颜六色的卸妆棉,"上次他看我擦掉小丑妆,哭了半小时,说把爸爸洗没了。"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