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区里总有人问我:"孩子学校要办新作文活动,到底该怎么准备啊?"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也经历过这种手忙脚乱的阶段。去年我家大宝参加区作文比赛拿了银奖,二宝今年刚参加完学校征文活动。今天就结合亲身经历,给大家说说这个新作文活动到底该怎么玩转。
为什么要参加新作文活动
记得第一次收到作文比赛通知时,我和孩子爸还嘀咕:"这不就是变相布置作业吗?"直到看见孩子捧着获奖证书时眼里的光,才明白这种活动真正的价值。根据教育部《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写作能力调研报告》,定期参与写作活动的学生,在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方面比同龄人高出37%。
这些变化你可能没注意到
- 隔壁王姐家的闺女,参加三次征文后语文成绩从75分涨到92分
- 学校文学社的成员,今年有8人获得市级作文比赛奖项
- 超市张老板的儿子,通过写作活动获得了重点中学的特招资格
手把手教你准备活动
上周帮二宝准备"环保小卫士"征文时,我们摸索出一套有效流程。先说说需要准备的材料清单:
必备物品 | 升级装备 | 避坑指南 |
3种不同颜色的笔 | 便携式错题本 | 别带涂改液(评委最讨厌修改痕迹) |
计时器 | 思维导图练习册 | 禁用手机词典(会被视为作弊) |
活页笔记本 | 作文素材剪贴本 | 不要用订书机装订 |
准备阶段三要素
上周六陪孩子去图书馆,看到个初中生在历史区抄了整整两本笔记。后来聊天才知道,他连续三年参加"历史人物评说"征文,今年终于入围决赛。这里分享三个关键准备要点:
- 素材收集要像松鼠囤粮:每天记录两个生活片段,我家冰箱贴上都粘满了便签
- 主题分析要学侦探破案:把往届获奖作文标题拆解成关键词矩阵
- 时间管理参考烘焙流程:把2小时写作时间切成"预热-发酵-烘焙"三阶段
现场写作的实战技巧
上个月陪外甥参加现场作文比赛,亲眼看见有个孩子因为审题失误哭着跑出考场。这里分享四个救命锦囊:
审题要像吃螃蟹
记得去年市里的"春天的故事"征文,有孩子写了科幻小说直接被淘汰。评委李老师说:"要把题目每个字都掰开揉碎。"具体可以这样做:
- 用荧光笔划出所有名词和动词
- 给题目做"换装游戏"(比如把"感动"换成"震撼"看题意变化)
- 画关系图连接题目要素
结构搭建的脚手架
邻居家孩子用"三明治结构"拿了区比赛第一名:
开头 | 情景镜头(如电影特写) | 15%篇幅 |
中间 | 双线索并进 | 70%篇幅 |
结尾 | 留白式收尾 | 15%篇幅 |
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表姐家的双胞胎去年参加同一个征文,妹妹比哥哥高3分,差别就在这些地方:
- 每段开头空两格却被扣格式分
- 把"地得"用错三次
- 标点符号全篇都用句号
最近帮孩子修改作文时发现,好文章就像煲汤——火候到了自然香。楼上的小明同学坚持每天朗读自己的作文,三个月后他的句式变化多了12种。现在他妈妈常说:"我们家啊,天天都像在开诗歌朗诵会。"
修改润色的魔法棒
语文科代表分享的"三次修改法"特别管用:
- 第一次当外科医生(删减冗余内容)
- 第二次当化妆师(增加细节描写)
- 第三次当音乐家(调整语言节奏)
窗外的桂花又开了,去年这个时候孩子正为征文比赛熬夜改稿。现在看着他书架上新增的奖杯,突然觉得写作这件事,就像在春天埋下一颗种子——谁知道会长出怎样的惊喜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