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肝出来的《阴阳师》帝修CG动画全解析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凌晨3点23分,我第17次重放帝修CG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反派boss的袖口纹路和八百比丘尼的耳坠是镜像对称的——网易美工这细节控简直要人命!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段让百万痒痒鼠集体破防的动画。

一、CG里的隐藏密码本

这段3分47秒的动画藏着至少23处《山海经》彩蛋,比如帝修背后悬浮的黑色圆环,仔细看其实是《淮南子》里记载的"浑天仪"变形体。最绝的是当镜头转到侧面时,那些看似随机分布的光点突然连成了紫微垣星图——这玩意儿在现实天文里对应北极星周边区域。

  • 00:47秒出现的三足金乌是倒立的
  • 01:12背景音里混入了青铜编钟的G调泛音
  • 02:55地面裂纹组成了甲骨文的"冥"字

动作设计的魔鬼细节

负责分镜的柴老师在某次线下交流会透露,帝修那个标志性的抬手动作改了89版。最初设计是传统道教掐诀手势,后来发现和晴明的"临兵斗者"手印撞车,最后融合了唐代胡旋舞的旋转发力方式。

关键帧 参考来源 迭代次数
袖摆飘动 敦煌飞天壁画第205窟 34次
发丝轨迹 南宋《维摩演教图》 21次

二、音效设计的颅内高潮

凌晨戴着耳机突然被那段尺八+电子合成音的混搭惊得后颈发麻!音频监制YUKI在网易云电台里说过,帝修主题曲里藏着个人工智能都难解的声学陷阱——每当音乐进行到1分08秒时,会突然插入0.3秒的反向声波,这种技术常见于心理治疗中的潜意识干预。

最邪门的是战斗场景的金属碰撞声,制作组真的跑去洛阳古兵器博物馆录了汉代环首刀的实敲音效。但为了让声音更"非人",后期把音频切片后扔进AI训练了半个月,出来效果就像青铜器在唱死亡金属...

那些让你起鸡皮疙瘩的声效对照表

  • 空间撕裂声 = 冰面破裂 + 帛书撕裂 + 5倍速倒放
  • 黑焰燃烧声 = 西藏颂钵 + 潜艇声呐
  • 结界展开音 = 古琴泛音 + 心电图机械音

三、考据党狂喜的文化梗

帝修腰间那块不断碎裂又复原的玉珏,原型是良渚文化的十二节玉琮。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每节纹路都对应《周易》一卦,而裂纹走向刚好组成爻变——这个设计灵感据说来自故宫研究员张老师喝嗨了的手写笔记。

更丧心病狂的是角色台词,表面看是普通文言文,实际把《云笈七签》《度人经》等二十多部典籍打碎重组。比如那句"万象归墟"就同时包含:

  • 《道德经》"大曰逝,逝曰远"的变体
  • 东汉《太平经》对"墟"字的特殊释义
  • 唐代《酉阳杂俎》里记录的西域秘术口诀

凌晨四点突然想通为什么帝修总在雨天出场——那根本不是雨水,是《楚辞·大招》里描写的"魂兮归来"天象。制作组用流体模拟技术复现了战国漆器上"雨丝如矢"的独特垂落感,每滴"雨"里还包裹着微缩的星图投影。

四、让显卡爆炸的技术狠活

阴阳师帝修cg动画

据技术美术小哥哥哭诉,帝修那件看起来轻飘飘的外袍,实际用了三层动力学模拟:最里层是唐朝纱罗织物的物理参数,中间层混合了流体模拟,外层还加了磁场斥力算法。导致每次渲染都像在给显卡上刑,某次测试直接烧了机房三块3090ti。

最烧钱的是那个看似简单的"黑雾弥漫"镜头,团队开发了全新的粒子碰撞算法。普通游戏用5000个粒子顶天了,他们硬是塞进80万粒子,每个都带着独立运动轨迹——这技术后来被写进《2023全球实时渲染技术白皮书》。

阴阳师帝修cg动画

特效名称 技术实现 硬件消耗
空间扭曲 四维噪声场+光线步进 单帧渲染6小时
发丝光照 各向异性BSDF改良版 显存占用9.7G

写着写着天都亮了,窗外早起的麻雀在叫,电脑风扇还在为昨晚的4K渲染哀嚎。突然发现帝修最后那个回眸的眼神,和开场时晴明捏碎的符咒灰烬形成了完美闭环——这该死的宿命感!算了算了,再分析下去怕是要从动画专业毕业了...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