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同事在台上摔了个真跟头:聊聊公司活动里的小品节目
上周五公司年会,市场部老张扮演的"摸鱼打工人"在台上踩到香蕉皮滑倒的时候,台下爆发的笑声差点掀翻屋顶。这个临时增加的意外桥段,反而让今年自编自导的《办公室奇妙夜》成了最出圈节目。行政部小林偷偷告诉我,这两天新员工打听企业文化的邮件里,十封有八封都提到这个小品。
为什么茶水间总在讨论年会小品
市场调研公司CultureTrack2023年的数据显示,68%的职场人表示最能记住的公司活动元素是幽默节目。就像我们财务部王姐说的:"比起领导的三页PPT,我更能记住小品里模仿陈总捋头发的动作。"
宣传形式 | 成本投入 | 员工参与度 | 记忆留存率 | 数据来源 |
---|---|---|---|---|
小品节目 | 1-3万元 | 82% | 74% | 《企业管理与文化》2024.3 |
宣传视频 | 5-15万元 | 35% | 41% | 中国传媒大学视听研究中心 |
主题演讲 | 0.5-2万元 | 18% | 22% | 《组织行为研究》2023年报 |
茶水间变成排练场的秘密
技术部去年用《程序员的十二时辰》小品解释新系统,结果IT热线咨询量下降了30%。编剧小李挠着头说:"我们就是把报错代码编成了rap,谁知道真有人跟着节奏记住了故障代码。"
- 医疗器械公司用消毒流程改编《天鹅湖》
- 物流企业把分拣动线排成街舞
- 银行用点钞手法创作打击乐
行政部小王的三次改稿经历
那次安全生产主题小品,剧本原本充斥着"严禁""必须"等词汇。后来改成外卖小哥误闯实验室的闹剧,当实验员用安全规程当武功秘籍打退"入侵者"时,新来的实习生小吴脱口而出:"这不就是我们昨天培训的内容吗?"
道具组老杨的百宝箱
去年年会那个会喷彩带的打印机道具,其实是采购部闲置的样品机改造的。老杨神秘兮兮地说:"行政经费有限?去仓库找找去年团建的KT板,反过来贴就是新背景。"
当扫地阿姨站上C位
物业公司让保洁团队表演的《24小时大厦纪事》,意外成为抖音热门。经理老周发现:"客户来看场地时,总要求参观小品里那个会变形的工具间。"最有趣的是,现在同事们扔垃圾都会自觉分类——因为小品里乱扔咖啡杯的同事被做成了卡通垃圾桶。
灯光暗下时,台上即兴发挥的台词还在继续。或许下次活动,你可以试试把年度报表改编成相声,谁知道呢?茶水间的微波炉正发出叮的一声,像是为下一个创意按下了启动键。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