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球爬山活动急救知识: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
周末约上三五好友参加胖球爬山活动,原本是放松身心的好选择。但山野环境变化无常,去年就有驴友在白云山因为滑坠骨折,靠着同伴及时止血固定才撑到救援——这些血淋淋的教训提醒我们,掌握急救技能跟带够饮用水一样重要。
一、山里最容易撞见的四大紧急状况
看着手机计步器突破两万步,千万别被成就感冲昏头。根据《登山安全手册》统计,海拔每升高300米,人体反应速度就会下降15%。这时候要特别注意:
- 脚脖子说翻就翻:碎石坡上一步踏空,脚踝瞬间肿成馒头大小
- 太阳穴突突直跳:大热天走着走着眼前发黑,手指尖开始发麻
- 枯枝丛里沙沙响:
- 山风突然变脸:刚才还汗流浃背,转眼冻得牙齿打架
危险类型 | 高发时段 | 预警信号 | 黄金处理时间 |
---|---|---|---|
扭伤骨折 | 午后疲劳期 | 关节异常凸起 | 10分钟内固定 |
中暑脱水 | 11:00-15:00 | 皮肤干燥无汗 | 30分钟降温 |
1. 脚踝怎么接招
上个月老张在香山踩空台阶,当时只听"咔嗒"一声。有经验的领队马上掏出急救毯裹住伤腿,用两根登山杖夹着固定,比直接背下山安全多了。
- 立即停止行走,千万别尝试活动关节
- 冰镇矿泉水裹毛巾冷敷(别直接贴皮肤)
- 用弹性绷带8字缠绕,松紧以能塞进两指为准
2. 热射病可不是闹着玩
记得有次7月走长城,同行的小伙子突然说话颠三倒四,这是典型的中暑升级信号。我们赶紧把他抬到箭楼阴凉处,解开衣扣用湿纸巾擦腋窝,小口喂淡盐水——这种时候喝冰水反而会刺激肠胃。
二、救命背包里该装什么
资深山友老王总说,急救包要像手机充电宝那样随身带。他包里常年备着:
- 5cm宽弹力绷带(比普通纱布好用三倍)
- 铝箔急救毯(防风保暖全靠它)
- 十滴水+口服补液盐(解暑比藿香正气水快)
止血不是随便压压就行
去年在凤凰岭见过游客手被岩石划伤,同伴抓着纸巾使劲按。其实要看清楚:
-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呈喷射状)——马上压住近心端
- 静脉出血(暗红色匀速流出)——抬高伤肢加压包扎
- 毛细血管出血(慢慢渗出)——清洁后贴创可贴
三、这些误区会要命
驴友群里流传的"土法子",有些真信不得。比如被蛇咬后用嘴吸毒液——且不说毒液会从口腔黏膜进入,光是这个动作就可能让伤员窒息。
常见错误 | 正确做法 | 原理说明 |
---|---|---|
扭伤马上热敷 | 24小时内冰敷 | 热敷会加重肿胀 |
昏迷喂水 | 侧卧清理口腔 | 防止误吸窒息 |
山风掠过松林发出沙沙声,检查下背包侧袋的急救包是否触手可及。记住,最好的急救就是防患于未然——系紧鞋带、合理分配体力、及时补充电解质。当夕阳把山峦染成金色时,大伙儿都能平安回到山脚农家院,喝着热汤复盘今天的惊险时刻,这才是户外活动最圆满的结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