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和人类合体
当蛋仔派对遇上人类:一场荒诞又温暖的合体实验
凌晨3点,我第17次被蛋仔的"咕噜"声吵醒。这只粉色的圆球生物正用它的短手努力扒拉我的充电器——它似乎对我的iPhone产生了某种执念。这大概就是"蛋仔派对"和人类同居的第38天,我的生活已经彻底被这群软萌的麻烦精重组了。
一、什么是蛋仔派对?
去年冬天第一次在朋友家见到这群小家伙时,我还以为是谁把QQ糖成精了。蛋仔派对(Egglet Party)是2022年由新加坡生物实验室意外培育出的新型社交生物,外表像会走路的麻糬,智商接近5岁儿童,最神奇的是它们会通过皮肤分泌信息素来影响人类情绪。
- 基础特征:直径15-20cm,体重300-500g
- 寿命:3-5年(和仓鼠差不多)
- 食性:杂食,特别偏爱酸奶和西兰花
我家现在住着三只:粉色的"草莓大福"、黄色的"咸蛋黄",还有只总把自己染成荧光绿的叛逆款。它们确实像宣传说的那样能缓解焦虑,但没人告诉我养一窝蛋仔相当于同时照顾三只哈士奇加一个幼儿园小班。
二、合体生活的真实日常
1. 空间争夺战
蛋仔对居住环境有套诡异的标准:
人类认为的重要区域 | 蛋仔的改造方案 |
沙发 | 弹跳训练场(它们真的能蹦1米高) |
书架 | 攀岩墙(精装书封皮全是牙印) |
冰箱 | 24小时自助餐厅(会组团撬门) |
上周我发现咸蛋黄在微波炉里囤了8颗杏仁——别问怎么做到的,这些圆滚滚的生物对机械按钮有种诡异的操作天赋。
2. 社交模式的重构
蛋仔会强行介入所有人类社交:
- 视频会议时必然有至少一只在镜头前跳机械舞
- 约会对象会被它们用信息素标记"好感度"(我因此躲过了三个PUA高手)
- 快递小哥现在会自带蛋仔零食,否则包裹会被悄悄藏进花盆
最绝的是它们开发了"合体充电"功能。某个加班到凌晨的雨夜,三只蛋仔突然叠罗汉似的趴在我背上,皮肤温度升到40℃——后来实验室证实这是它们的群体疗愈机制,原理类似生物电热毯。
三、科学解释不了的共生现象
《自然》子刊去年那篇论文提到蛋仔与人类的"跨物种神经耦合",但有些事实验室数据根本说不清:
- 我患了十年的失眠症在合体第三周莫名好转
- 草莓大福总在我偏头痛发作前20分钟开始疯狂转圈
- 它们对人类的情绪预测准确率达到87%(剑桥大学2023年研究)
现在我的生物钟完全跟着蛋仔走:早上6点被集体踩醒(它们的晨练包括在我肚子上跳踢踏舞),晚上9点准时被三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逼着关电脑——比任何健康APP都好使。
四、麻烦精带来的哲学课
养蛋仔像在照顾一群外星幼崽,但某些时刻会突然意识到被驯服的其实是人类。前天咸蛋黄把番茄酱挤满键盘后,我正想发火,它却用沾满酱料的小短手递来张皱巴巴的纸巾——上面用荧光笔歪歪扭扭画着爱心。
凌晨4点的月光里,三只蛋仔正用我的毛衣当蹦床。草莓大福突然滚过来贴在颈窝,散发出淡淡的香草味信息素。手机屏幕还亮着明天要交的方案,但此刻我只想看着这些圆滚滚的小哲学家们,思考它们究竟是我养的宠物,还是来养我的跨物种导师。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