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一个小蛋仔派对游戏
画一个小蛋仔派对游戏:从零开始的创作手记
凌晨2点17分,我的数位笔在第N次画歪后终于戳中了保存键。屏幕上的粉色蛋仔正冲我咧嘴笑——天知道这个表情我重画了十三遍。突然想起上周邻居家小孩扒着我工作室窗户问:"姐姐你能教我画蛋仔吗?"当时随口答应的承诺,现在倒逼着我整理出这套野路子创作指南。
一、准备阶段:把灵感煮成浓汤
在打开绘图软件前,我总要先经历半小时的"素材暴食症"。上周三的创作备忘录是这么写的:
- 超市观察:熟食区试吃的阿姨们围成圆圈,特别像游戏里的出生点
- 奶茶店收获:珍珠奶茶的波霸在杯底碰撞的轨迹,可以当物理引擎参考
- 噩梦素材:梦见被巨型麻薯追着跑,醒来记下了Q弹的颤动曲线
我的素材库分类很粗暴,直接建了个叫"可食用灵感"的文件夹。根据《游戏角色设计心理学》里的说法,圆润食物造型能让玩家分泌多巴胺,这就是为什么蛋仔的轮廓总让人想起...
汤圆 | 麻薯 | 布丁 |
安全感的弧度 | 弹跳的潜力 | 光晕的层次 |
1.1 工具选择:别让软件绑架创意
我见过有人用Excel画像素画的,所以工具真不是重点。目前的工作流是:Procreate起稿→PS调色→Aseprite做像素动画。但最开始那周我用的是便利贴和荧光笔,办公室文员那种粉红色便笺纸,画出来意外地有复古电子味。
二、绘制过程:和橡皮擦的拉锯战
画第一个蛋仔时犯了所有新手都会犯的错——把完美主义当早餐吃了。后来发现个邪门技巧:先画表情再画轮廓。就像做陶艺要先捏出器物的微笑,不然整个形体都会跟着垮掉。
- 表情库作弊清单:
- 获胜表情:嘴角要比眼睛先笑
- 失败表情:让瞳孔变成小波浪线
- 使坏表情:单边眉毛抬高2像素
凌晨三点半的咖啡渍还留在数位板上,突然悟到蛋仔的魔性在于不平衡的平衡感。它们的重心总在肚脐眼往上0.3cm处,这样摔倒时的物理反馈才会像果冻撞击碗边。
2.1 色彩玄学:饱和度会咬人
我的色板经历过三次"色彩叛乱":第一次用了婴儿蓝,测试时小朋友说像止咳糖浆;第二次的荧光黄在手机上看着像中毒;现在固定用的这套"糖果核废料"色系,其实是把奶茶店色素配料表倒过来调的。
三、动态魔法:让橡皮糖跳踢踏舞
给蛋仔加动画那周,我的运动轨迹参考是:
- 电饭煲跳闸时的盖子
- 被门夹到的棉花糖
- 超市购物车歪掉的轮子
关键帧之间的过渡要遵循"三明治法则"——中间帧要比实际需要夸张30%,就像两片面包中间必须夹双倍芝士。上周做的弹跳测试里,最成功的那个版本参考了菜市场鱼丸落地的慢动作视频。
特别提醒:旋转时的体积感要靠阴影作弊。我的土方法是把蛋仔想象成装珍珠奶茶的杯子,转动时杯底的珍珠会往反方向滑动,这个错位感就是生动的秘诀。
四、细节诅咒:如何放过自己
做到第8个皮肤时,我陷入了细节恐怖谷——画"巧克力脆皮蛋仔"时甚至研究了三篇食品工程论文。后来在便利店看到收银员往关东煮上撒葱花的手法突然开窍:随机性才是真实的精致。
现在我的细节三板斧:
1. 高光偏移 | 故意画歪0.5mm |
2. 材质混搭 | 草莓籽+砂纸纹理 |
3. 故障艺术 | 让颜色偶尔溢出线稿 |
窗外送奶车的声音提醒我该收尾了。最后分享个邪典技巧:把画好的蛋仔缩小到指甲盖大小,如果还能认出表情,说明动态捕捉神经元已经形成——虽然这说法可能是我熬夜产生的幻觉。绘图软件的崩溃记录显示过去6小时自动保存了47次,而那个粉色蛋仔现在正顶着不对称的腮红,在晨光里显得格外理直气壮。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