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活动中有哪些与文化相关的游戏
嘉年华里的文化游戏,玩着玩着就涨知识了
周末带着孩子去社区嘉年华,原本只想凑个热闹,没想到被几个文化气息浓厚的游戏圈了粉。看着闺女蹲在糖画摊前不肯走,突然发现这些老底子的玩意儿可比手机游戏有意思多了。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嘉年华里那些藏着文化密码的游戏,保准你下次去玩能跟人唠出个门道。
老祖宗的智慧游戏
你肯定在古装剧里见过公子小姐们拿着箭矢往壶里扔,这就是投壶。上周在武林广场的宋韵嘉年华,这个项目前排了二十多米的长队。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特地从《礼记》里扒出原始规则,连壶身上都刻着青铜器纹样。
唐宋时期爆款运动
要说古代版"足球",那得数蹴鞠。上个月西湖边的嘉年华搞了个迷你球场,牛皮缝的球、竹片编的球门,让游客体验了一把高俅的快乐。现场统计显示,70后爸爸们比00后玩得更溜,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游戏项目 | 参与人次/日 | 文化元素复杂度 | 数据来源 |
投壶 | 1200+ | ★★★★☆ | 中国旅游研究院2023年节庆报告 |
蹴鞠 | 800+ | ★★★☆☆ | 杭州亚运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
手上的活字印刷
在嘉年华的手作区,总能看到年轻姑娘们围着剪纸摊位。上次见到个厉害的大妈,三剪刀就剪出个"双龙戏珠",说是跟《武林梵志》里记载的南宋技法一脉相承。现在有些摊位升级成夜光剪纸,晚上举着拍照特别出片。
舌尖上的非遗
转过美食区千万别错过糖画摊子,看着琥珀色的糖浆龙飞凤舞特别解压。有个师傅能用糖写出甲骨文,据他说这是研究了《东京梦华录》里的糖食记载。现在还能定制星座糖画,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结合得毫无违和感。
听着音乐跳历史
上次在少数民族主题嘉年华,跟着竹竿舞节奏蹦跶了半小时。领舞的壮族姑娘说,她们村寨至今保留着用舞蹈记录迁徙历史的传统。现在的改良版加入了流行音乐,看着穿汉服的小姐姐跳街舞版竹竿舞,有种穿越时空的魔幻感。
方言大闯关
语言类游戏里方言接龙最搞笑,上次有个东北大哥硬是把吴侬软语说成了二人转。工作人员说这游戏设计参考了《中国语言地图集》,不同方言区来的游客组队特别容易笑场。建议玩之前先下载个方言词典APP,说不定能解锁隐藏任务。
穿越千年的cosplay
在动漫嘉年华看到西游记cosplay大赛时惊呆了,有个团队把蜘蛛精的造型还原得跟敦煌壁画似的。他们指导老师说参考了《大唐西域记》里的服饰描写,连唐僧的锡杖都按1:1比例复刻。现在最火的是反串角色,比如女版孙悟空和男版观音,传统文化碰撞出新鲜火花。
天色渐暗,远处飘来刚出炉的定胜糕香气。孩子们举着糖画在猜灯谜的人群里钻来钻去,大爷在蹴鞠场地教年轻人怎么踢出"燕归巢"的弧线。这样的嘉年华,可不只是热闹那么简单。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