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赤伶纯音乐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1

王者荣耀赤伶纯音乐:当游戏BGM成为独立艺术品

凌晨2点23分,我第7次循环播放《赤伶》的纯音乐版。窗外的蟋蟀声混着空调外机的嗡鸣,手机屏幕还亮着王者荣耀的加载界面——这场景特别适合聊聊这首被无数玩家当成作业用BGM的曲子。

一、从游戏彩蛋到出圈神曲

2019年《赤伶》作为王者荣耀周年庆限定皮肤的背景音乐首次亮相时,估计天美自己都没想到,这首3分12秒的纯音乐会在两年后登上网易云音乐「游戏原声带」年度热榜前三。当时我正在星巴克写方案,隔壁桌两个高中生突然外放这首歌,我条件反射说了句"这不是公孙离皮肤音乐吗",结果仨陌生人当场开启音乐鉴赏会。

  • 2019.11:随「遇见胡旋」皮肤上线
  • 2020.4:玩家自制二创视频爆发期
  • 2021.9:网易云评论突破10w+

作曲人陈致逸(《原神》音乐团队主力)在采访里提过个细节:他们特意在编曲里埋了敦煌壁画乐器谱的复原音色,结果被玩家听出来还做了考据视频——现在你仔细听1分48秒那段,确实能捕捉到类似筚篥的苍凉音色。

王者荣耀赤伶纯音乐

二、为什么这段BGM特别上头?

上周我拉着学音乐治疗的闺蜜做了个耳朵实验:把市面上热门MOBA游戏的战斗BGM盲测,结果《赤伶》在「非游戏场景适用性」上拿了最高分。这玩意儿玄学得很,但确实有科学依据:

段落 节拍 频率分析
前奏(0:00-0:42) 72BPM 大量3-5kHz人耳敏感频段
高潮(1:15-1:48) 84BPM渐变 加入12-14Hz的θ波刺激

简单说就是它既保持了游戏音乐该有的紧张度,又通过民乐器的颗粒感制造出留白效应。我写稿时测试过,相比其他战斗BGM,这段旋律不会让大脑产生「即将被gank」的应激反应——难怪考研党都爱拿它当背书bgm。

王者荣耀赤伶纯音乐

2.1 那些藏在音符里的彩蛋

凌晨三点半突然想通个事:《赤伶》的琵琶轮指其实在模仿公孙离的伞刃旋转声。官方没明说,但如果你同时开着游戏音效和音乐,会发现1分02秒的转调完美匹配阿离二技能位移的音效——这种听觉通感的设计,在《游戏音频设计指南》(Winifred Phillips著)里被称为「角色声音指纹」。

三、玩家们的野生创作史

去年B站有个特别疯的「赤伶二创马拉松」,参赛规则是用这段音乐配任何非游戏画面。现在还能搜到那个用《武林外传》片段剪辑的爆款视频,佟湘玉摇身变成公孙离的镜头,配上「等闲忘却故人心」那句旋律,弹幕直接炸了。

  • 硬核派:古筝up主「墨韵」的翻奏版
  • 整活派:用《家有儿女》画面重剪的「阿离回家」
  • 学术派:中传学生做的5.1声道环绕声改造

最绝的是有个叫@青铜树洞的玩家,把音乐导入音频光谱分析软件后,发现高潮部分的波形图居然能拼出公孙离的剪影。虽然大概率是巧合,但这条微博当时转了4w+,天美音频组还点了赞。

四、音乐之外的蝴蝶效应

上个月去上海交响乐团听音乐会,散场时听见两个老阿姨在讨论「那个游戏里的敦煌曲子」。查资料才发现,《赤伶》的走红直接带动了数字敦煌的访问量——2022年敦煌研究院报告显示,18-25岁用户同比增长37%,其中27%是通过游戏音乐反向搜索的。

凌晨四点十六分,空调突然停了。单曲循环到第19遍时,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总在深夜听它——那些电子合成的反弹琵琶音色,在黑暗里会变成特别真实的时空错位感。就像去年冬天在兰州机场转机时,真的有个穿汉服的姑娘戴着公孙离同款耳机,哼着《赤伶》的调子走过安检口。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