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人格减两个字

频道:游戏攻略 日期: 浏览:2

当"第五人格"被砍掉两个字之后

凌晨三点半,我盯着电脑屏幕发呆,咖啡杯早就见底了。突然想到个无聊的问题——如果把"第五人格"这个游戏名砍掉两个字,会变成什么?这个念头像卡在牙缝里的芝麻,不弄出来就难受。

一、字面意义上的减法游戏

先来玩个排列组合:

  • 第五人 - 听起来像悬疑剧标题,比如《第五个嫌疑人》
  • 第五格 - 莫名有种俄罗斯方块既视感
  • 第人格 - 这什么鬼?输入法故障现场?
  • 五人格 - 心理学新理论?五重人格分裂?

最好笑的还是"五人格",让我想起小区门口五金店的招牌,老板要是看到估计会问:"小伙子要买什么型号的人格?"

二、当游戏失去"人格"

认真想想,"人格"这两个字对游戏有多重要?查了查资料,《第五人格》英文名是Identity V,直译就是"身份五"。要是去掉"人格":

原名 减字版 违和感指数
第五人格 第五 ★★★★★
Identity V Identity ★★☆☆☆

发现没?中文名去掉核心词就垮了,英文版反而能独立成词。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些游戏宁可音译也不用直译——你看王者荣耀海外版叫Honor of Kings,要是砍成"王者"就变历史教科书了。

2.1 那些年被缩写毁掉的名字

半夜脑洞停不下来,顺手列了几个游戏名缩水后的灾难现场:

  • 和平精英 → 和平(直接变联合国宣言)
  • 原神 → 原(米哈游新作《源头》?)
  • 阴阳师 → 阴阳(风水大师模拟器)

最惨的当属英雄联盟,缩写LOL在英语里是"大笑"的意思。当年刚出国那会儿,我跟老外说"我昨晚打了一整夜LOL",人家以为我看了通宵搞笑视频。

三、名字背后的心理学把戏

翻到去年买的《游戏命名心理学》,里面说成功的游戏名通常有三个特征:

  1. 发音顺口(比如"王者"比"霸者"好念)
  2. 视觉平衡("第五人格"四个字刚好撑满图标)
  3. 概念留白(给玩家想象空间)

"第五人格"这名儿妙就妙在:

  • 第五暗示序列感,让人想知道前四个是什么
  • 人格直接点明核心玩法——角色扮演
  • 组合起来有种诡异的优雅,像在念心理学论文标题

要是砍成"第五人",神秘感还在但少了关键信息;变成"五人格"又太直白,像地摊小说书名。难怪网易当年注册商标时,把可能组合都注册了个遍(据2020年商标局公告)。

四、玩家社区的野生实验

好奇去贴吧搜了搜,发现真有玩家讨论过这个梗。最神的回复是:

"第五人格去掉两个字?简单啊——把'五'和'人'去掉,剩下'第格',完美还原游戏体验:
第格监管者把你挂上气球
第格密码机死活修不开
第次被队友坑掉段位"

下面跟帖笑疯了,有人建议网易出个愚人节特别版,登录界面就写"欢迎来到第格",匹配成功提示"第场游戏开始"。这届玩家真是人才济济。

4.1 开发组的小彩蛋

其实官方早就玩过这个梗——游戏里有个成就叫"第五个幸存者"。仔细想想,这不就是"第五人格"去掉"格"字再加三个字吗?(凌晨四点的脑回路特别清奇)

更绝的是剧情设定:游戏内测代号Project:V,V既是罗马数字5,又暗合Victory。要是按减字法处理...Project?听起来像建筑公司投标书。V?直接变维生素广告。

第五人格减两个字

五、其他语言的文字游戏

突然想到日服名字是アイデンティティV(Identity V的音译),如果砍掉最后两个假名:

  • アイデンティティ → 正经心理学术语
  • アイデンティ → 像化妆品品牌
  • アイデン → 便利店饭团名字

韩服更绝,叫다섯번째 성격(第五个性格)。去掉后两个字变成다섯번째(第五个),瞬间有种《第五元素》电影既视感。看来各国运营都深谙"减字死得快"的道理。

窗外天都快亮了,屏幕右下角弹出游戏更新公告。突然发现版本号5.0.1——你看,连版本号都在强调这个"5"。要是按减字法,下次更新应该叫.0.1?这更新了个寂寞。

咖啡因过量的后果就是会认真思考这种毫无意义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好的游戏名就像调香师配香水,少一个音符都会走调。"第五人格"这四个字,大概就是刚刚好的那个配方吧。

第五人格减两个字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