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活动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是什么
当灾难降临时,那些“逆行”的普通人
2021年7月20日下午3点,郑州地铁5号线。积水漫过胸口时,24岁的实习医生于逸飞扯开白大褂的塑料包装,在漆黑的车厢里亮出证件:“我是医生!”这个下意识的举动,让他在随后6小时里为十几个人做了心肺复苏。这是中国应急管理部2022年防灾减灾白皮书记录的典型案例,也是千万志愿者参与灾害救援的缩影。
快过官方救援的“闪电部队”
2023年土耳其地震发生后,蓝天救援队58名队员带着热成像仪和液压破拆工具,在黄金72小时内从废墟中挖出9名幸存者。队长张勇记得,有个当地老人握着他们的手说:“你们的橙色制服比太阳还耀眼。」
时间就是生命
- 汶川地震:志愿者平均到达时间11小时,比军队快9小时
- 河南暴雨:民间救援队4小时内组建20支冲锋舟分队
- 泸定地震:摩托车志愿者车队在塌方路段转运伤员,节省3小时路程
灾害类型 | 志愿者响应时间 | 官方救援到达时间 | 黄金72小时利用率 |
地震(四川泸定) | 2.5小时 | 5小时 | 91% |
洪水(河南) | 3小时 | 6小时 | 88% |
台风(利奇马) | 4小时 | 8小时 | 82% |
被忽视的“柔性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减灾研究院的王教授举了个例子:2020年鄱阳湖洪灾时,志愿者用橡皮艇运送的不只是矿泉水,还有装在防水袋里的降压药和胰岛素。这种精准的物资匹配,源自志愿者与受灾群众的零距离接触。
特殊需求捕捉器
- 哺乳期妇女的吸奶器
- 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定位手环
- 灾区儿童的教科书
重建不只是砖瓦
绵竹清平乡的羌族大娘至今记得,2008年地震后,有个穿红马甲的小姑娘每天来教她普通话。后来才知道,那是心理学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在通过语言训练疏导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干预方式 | 专业人员(次/日) | 志愿者(次/日) | 持续周期 |
团体辅导 | 1.2 | 3.8 | 6个月 |
个案跟踪 | 0.5 | 2.3 | 1年以上 |
流动的知识库
在福建沿海,每个渔村都有穿蓝马甲的「台风爷爷」。这些退休老渔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能用肉眼比气象卫星早2小时判断台风动向。他们自创的「浪尖泡沫观测法」被写进2023年新版《海洋灾害应对手册》。
民间智慧数据库
- 川西高海拔地区的地震预警山歌
- 洞庭湖区「以船为家」人群的汛期生存指南
- 东北暴雪中的「汽车地暖」改装方案
夜幕降临,厦门曙光救援队的训练基地依然亮着灯。队长王刚正在调试新采购的水下机器人,他的女儿在隔壁教室给新志愿者讲解急救包的使用方法。远处的海平面上,今夏第5号台风正在形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