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仔派对葛大爷录屏
那天半夜刷到的葛大爷录屏,让我重新认识了《蛋仔派对》
凌晨两点半,我瘫在沙发上机械地刷着B站,突然被一个标题吸引——《蛋仔派对葛大爷邪门操作合集》。当时脑子里闪过三连问:葛大爷是谁?这游戏不是小学生玩的吗?为啥这视频有200万播放?
结果手指比脑子快,等反应过来已经看了半小时。现在想想,这个偶然点开的视频,简直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葛大爷到底何方神圣?
先说清楚,这个"葛大爷"既不是演员葛优,也不是公园里下象棋的老头。他是《蛋仔派对》里一个ID叫"葛大爷在此"的玩家,因为三个特质火了:
- 魔性操作:别人玩竞速他专门卡bug,别人组队他当"内鬼",有次硬是用咸鱼道具把第一名拍回了起点
- 祖安钢琴家:开麦永远用播音腔说骚话,被淘汰时那句"年轻人不讲武德"成了名场面
- 玄学运气:有次决赛圈连续5次被随机传送保送夺冠,弹幕全在刷"系统亲儿子"
最绝的是后来网友扒出,这位自称"退休老干部"的玩家,其实是某985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真·葛大爷。
从录屏里看《蛋仔派对》的隐藏魅力
以前我觉得这游戏就是低配糖豆人,看完葛大爷的108个名场面才意识到,它的底层设计其实藏着不少小心机:
设计点 | 葛大爷的打开方式 |
物理引擎 | 专门研究斜坡角度,用咸鱼当"物理杠杆"把对手弹飞 |
道具机制 | 发现云雾弹+弹簧绳组合能卡出隐身bug |
社交系统 | 在岛上开"老年养生讲座"骗萌新排队跳坑 |
有次他边操作边念叨:"这个碰撞体积判定有问题啊..."下一秒就演示了怎么用史莱姆形态从地图缝隙钻出去。弹幕飘过一片"谢谢老师,学会了(并不)"。
普通人学不会的邪门技巧
虽然葛大爷的操作很下饭,但有些技巧确实有参考价值。我整理了几个相对靠谱的:
- 咸鱼的正确用法:不是用来拍人,长按可以当滑板在冰面加速
- 决赛圈生存指南:变成最小体积的铃铛,蹲在灯笼上90%的人发现不了
- 组队骚套路:四人同时用弹板可以把队友发射过不可逾越的地形
当然也有翻车集锦。记得有期他信誓旦旦说发现新bug,结果带着二十个粉丝集体掉出地图,最后弱弱说了句"这个课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为什么这类录屏会火?
翻完葛大爷所有视频,我总结出爆款游戏录屏的黄金公式:
意外性×专业度÷刻意感=病毒传播
具体来说就是:
- 用专业知识干离谱事(比如用流体力学计算怎么卡bug)
- 保持素人本色(连麦时背景音经常有师母喊他洗碗)
- 把失败也剪进去(有次他认真分析半小时战术,结果第一关就踩香蕉皮淘汰)
后来我在《游戏研究》2023年3月刊看到篇论文,里面提到"非典型玩家内容对游戏边界的拓展作用",感觉就是在说这种现象。
现在每次打开《蛋仔派对》,总会下意识看看好友列表里那个顶着"葛大爷在此"ID的蛋仔是否在线。虽然从没匹配到过他,但总觉得这个游戏世界因为这样的玩家,变得比想象中有趣得多。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