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大妈都在用的团队协作秘诀
上周社区组织包饺子比赛,张婶那组提前半小时包完300个,我们组还在为谁擀皮谁拌馅吵翻天。这事儿让我突然发现,团队协作这事儿,真不是人多力量大那么简单。
一、说话别绕弯子
上次社区运动会报名,老李在群里发了20条语音都没说明白比赛规则。后来换王姐用文字列了三点要求,大家立马就明白了。
1. 把话嚼碎了说
跟邻居们说话要像教小孩用筷子,得掰开了揉碎了:
- 活动时间精确到分钟:"周六下午3点15分在3号楼门口集合"
- 任务分配具体到人:"老刘负责带面粉,小陈准备擀面杖"
- 截止日期带提醒:"周三晚上8点前把名单报给李姐,她孙子要帮忙做表格"
2. 耳朵比嘴巴重要
上次居委会改选,新来的大学生用了个笨办法——拿个小本本记下每个大爷大妈的意见,结果方案通过率比往年高了40%。
沟通方式 | 信息接收率 | 常见问题 |
微信群语音 | 38% | 容易漏听关键信息 |
面对面会议 | 72% | 需要专人做记录 |
二、分活要像切蛋糕
记得去年中秋做月饼,王大妈把和面、调馅、烤制的活都揽在自己身上,结果累得腰疼病犯了。今年改成三家分工,反而多做了200个月饼。
1. 看人下菜碟
咱们社区藏龙卧虎:
- 退休张老师会做Excel表格
- 快递小刘力气大能搬东西
- 家庭主妇陈姐特别会讲价
2. 留点机动人员
上回组织义卖,专门留了两个年轻人当"救火队员",结果真碰上李大爷的血压计没电了,小王跑着去买电池都没耽误事。
三、吵架要会打圆场
社区读书会为选什么书吵过架,后来定了个规矩:每月由不同人推荐,大家投票决定。现在连80岁的赵奶奶都开始看《三体》了。
冲突类型 | 化解妙招 | 成功案例 |
意见不合 | 匿名投票 | 社区花园改造方案 |
推卸责任 | 任务公示板 | 春节灯笼布置 |
四、夸人要夸到心坎里
社区巡逻队的周队长有个绝活,每次值班后都在群里@当天队员:"今天老孙头火眼金睛发现3个安全隐患,给大伙加鸡腿!"现在报名巡逻的人排到三个月后了。
1. 小恩小惠最实在
- 活动积分换鸡蛋
- 月度之星上光荣榜
- 给积极参与的业主免物业费
五、事后要复盘但别算账
上次消防演练结束后,大家边吃西瓜边聊:"下次烟雾弹放少点,呛得王奶奶咳嗽了半天",这话比正式开会提建议管用多了。
社区活动室窗台上的绿萝又抽新芽了,上次集体种的多肉也都长得挺好。其实团队协作就像养花,该浇水时浇水,该晒太阳就晒太阳,最重要的是得天天惦记着。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