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教师活动为教师职业素养带来了哪些改变?
秋日午后的阳光斜照在张老师的备课本上,这位教龄八年的语文教师突然发现,自己常用的红笔旁多了支电子手写笔——这是上个月参加苏宁教师研修班时收到的教学工具包。在她身后,五岁的儿子正用平板电脑跟着线上课程学拼音,屏幕上跳动的卡通字母让小家伙咯咯直笑。
当科技走进讲台:教学手段的升级迭代
在南京某重点小学的公开课上,数学老师王斌正用苏宁提供的智慧屏展示三维几何模型。随着他的手指在屏幕上划动,十二面体像魔方般旋转展开,后排学生不自觉地向前探着身子。"以前用木质教具,后排同学根本看不清细节。"王斌擦拭着镜片上的汗珠,眼里却闪着光,"现在每个知识点都能变成动态演示"。
传统教学方式 | 苏宁赋能后的教学 | 数据支持 |
---|---|---|
黑板板书 | 智能白板+云端存储 | 202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 |
纸质备课 | AI教案生成系统 | 艾瑞咨询《2024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白皮书》 |
藏在屏幕背后的教学革命
苏宁教师活动提供的OMO(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让山区教师李红霞第一次接触到跨校教研云平台。她所在的村小如今能实时观看省重点学校的示范课,这种改变让她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新想法。
- 直播教研参与率提升至83%(较传统线下提升47%)
- 课件制作效率提高60%
- 课堂互动频次增加2.3倍
从知识传授到育人艺术:教育理念的蜕变
在苏州举办的教师沙龙里,特级教师陈敏分享了个暖心故事:她用苏宁心理测评系统发现某学生异常,及时介入避免了悲剧。这个案例被收录在《当代教育实践》2023年冬季刊。
那些看得见的成长轨迹
参加苏宁成长计划的教师群体中,有72%在两年内获得职称晋升。这个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像赵老师这样的案例:她利用苏宁提供的学生行为分析系统,为每个孩子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
教研不再单打独斗:教师群体的协同进化
杭州某初中英语教研组的日常变得有趣起来。每周三下午,王老师都会打开苏宁资源库,把最新整理的语法口诀同步给组员。这种即时共享让他们备课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
资源类型 | 共享效率提升 | 应用场景 |
---|---|---|
教学视频 | 78% | 课堂示范 |
试题库 | 65% | 精准练习 |
暮色渐浓时,张老师关掉智慧屏,电子笔在指尖转了个漂亮的弧线。窗外传来孩子们放学的喧闹声,她忽然想起明天要带学生参观苏宁研学基地的AR科技展——那里又将孕育出多少求知若渴的闪亮眼神呢。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