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者荣耀遇上阴阳师:3D建模对比实操指南
凌晨2点23分,我第7次调整阴阳师式神的面部光影参数时,突然想到个有趣的问题——要是用王者荣耀的建模标准来做阴阳师角色会怎样?这个念头让我彻底睡不着了,索性打开两个游戏边截图边做对比实验。
一、基础参数差异
先说个冷知识:王者荣耀单个英雄建模面数约1.5-2万,而阴阳师SSR式神普遍在3-4万面。这个根本差异导致两者建模思路完全不同,就像用油画颜料画水彩,不是简单调参数就能解决的。
对比项 | 王者荣耀 | 阴阳师 |
平均面数 | 18,000 | 35,000 |
贴图分辨率 | 1024×1024 | 2048×2048 |
骨骼数量 | 45-60根 | 80-120根 |
二、具体设置对照
熬夜到3点时,我整理出这套对照表。注意这些参数会随版本变动,最近测试用的是王者荣耀S32赛季和阴阳师夜刀神版本的数据。
1. 材质球设置
- 王者荣耀:通常用3-5层材质混合(战甲/布料/皮肤)
- 阴阳师:夸张的7-9层(和服刺绣要单独做材质)
举个例子,做鬼切那把刀的时候,王者系做法可能就是金属+光效两层,但阴阳师会拆成:刀身金属层、刃纹图层、符咒发光层、血槽凹陷层...凌晨4点我盯着源博雅的弓箭建模看久了,发现他们连箭羽的每片羽毛都做了独立动力学计算。
2. 面部拓扑
这个差异特别有意思:
- 王者角色眼睛通常12-16个控制点
- 阴阳师式神眼睛普遍24-32个控制点
有次我试着把不知火的面部拓扑套用到貂蝉模型上,结果表情动画直接崩了——阴阳师那些夸张的眼尾上挑和嘴角颤动微表情,需要更密集的网格支撑。
三、实战调整技巧
咖啡喝到第3杯时,我摸索出几个实用技巧:
1. 光影适配方案
王者系打光偏重实战可视性,阴阳师更追求剧场式氛围。建议这样调整:
- 把阴阳师角色导入王者引擎时,要砍掉50%以上的辅助光源
- 反向操作时,记得给王者模型添加rim light(边缘光)
2. 动作数据转换
凌晨5点的血泪教训:别直接套用动作数据!我电脑里现在还存着个鬼畜视频——用韩信的动作库驱动酒吞童子,结果茨木童子的鬼手变成了机械舞。
比较保险的做法是:
- 先匹配骨骼数量(王者→阴阳师要补40%骨骼)
- 调整关键帧曲线(阴阳师动作更"柔")
- 重刷权重(这个最耗时,我通常要搞通宵)
四、硬件消耗实测
顺手测了建模资源占用情况:
操作 | 王者模型 | 阴阳师模型 |
导入Maya基础耗时 | 12秒 | 28秒 |
实时渲染帧率 | 60fps | 37fps |
8K烘焙时间 | 6分钟 | 22分钟 |
写到这儿天都亮了,建模软件里还卡着个半成品——试图把大天狗的翅膀装到云中君身上,羽毛物理模拟计算了40分钟还没完。不过这种跨风格实验真的会上瘾,下次准备试试用王者的次表面散射参数来做妖刀姬的皮肤...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