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大赛赞助商如何把钱花在刀刃上?
上周路过小区广场,正巧碰上社区歌手大赛海选。舞台边那家酸奶品牌的试饮摊位排着长队,主持人每报幕三次就要念一遍赞助商名字。这让我想起老同学张总最近的烦恼——他们公司刚赞助了省级大学生歌手赛,却在纠结这笔钱到底花得值不值。
一、曝光量不等于真金白银
很多老板觉得舞台背景板够大、主持人多念几遍品牌名就算成功。某奶茶品牌去年赞助校园歌手赛时,在三个城市获得总计1200万次曝光,但活动期间门店销量仅提升3%。问题出在哪?
- 曝光≠有效触达:现场观众可能忙着拍照发朋友圈
- 品牌记忆点模糊:单纯logo展示像过眼云烟
- 转化路径不明确:观众不知道去哪买产品
对比案例更直观
赞助类型 | 曝光量 | 扫码转化率 | 销售额增长 |
基础赞助 | 800万次 | 0.3% | 2.8% |
深度合作 | 500万次 | 1.7% | 15% |
二、把舞台变成品牌秀场
某国产耳机品牌的玩法值得借鉴。他们在歌手大赛设置「音效奖」,要求选手必须使用指定设备演唱。决赛现场布置了产品体验区,观众试听后扫码就能领优惠券。
四两拨千斤的植入技巧
- 定制专属奖项(如"最具潜力新声奖由XX汽车冠名")
- 让产品成为比赛道具(指定饮品、服装品牌)
- 开发联名周边(限量版应援手环)
三、算清这本隐形账
某地方银行连续三年赞助老年歌手大赛,看似每年投入80万,实则省下了更多费用:
常规广告 | 社区活动 | 歌手赛赞助 |
200万/年 | 60万/年 | 80万/年 |
触达中老年客户23万人次 | 触达8万人次 | 触达35万人次 |
四、让年轻人帮品牌说话
大学生歌手赛的选手们自带传播力。某运动品牌要求参赛者穿着指定服装,结果抖音上寻找最美歌者 话题播放量破亿,其中70%视频都露出品牌logo。更妙的是,他们开通了「人气复活」投票通道,想要支持心仪选手?先去品牌官网签到。
这些细节别忽略
- 在报名表添加「是否愿意成为品牌体验官」选项
- 为每位选手制作带品牌水印的专属海报
- 设置直播间礼物打赏分账机制
五、长效合作更划算
见过最聪明的赞助商是某连锁KTV。他们不仅冠名比赛,还把获奖选手的录音制成专属歌单。现在去他们门店,点唱率最高的前20首歌里,有12首带着「XX杯歌手大赛金曲」的角标。
晚风裹着歌声从窗外飘进来,广场上的酸奶试饮还在继续。或许下次再来,能看到他们推出「买两杯送投票券」的新玩法。毕竟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让观众主动参与的赞助,才算真的值回票价。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网友留言(0)